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政策解读

关于《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编制情况的说明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8-18

关于《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编制情况的说明

区发改委



一、《规划基本思路》起草过程

2020年10月30日,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后,宛城区发改委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着手启动宛城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12月,我委草拟了《宛城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工作方案》,《方案》建立了组织架构,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责任分工,健全了保障机制,宛城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12月中旬,我委多方遴选比较后,决定聘请河南省社科院专家团队编制《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2020年12月下旬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随后编制单位连续两次对宛城区进行摸底调研,宛城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调研结束后,委主要领导成员与编制单位就规划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向编制单位提供了大量的文字性材料。

2021年1月下旬,宛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草拟成形,随后三易其稿。区委在《规划纲要》(初稿)基础上,提出《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并获得通过。此后,我委在充分吸纳各部门各方面书面意见的基础上,对标河南省和南阳市规划建议,结合区委、区政府最新要求,再对《规划纲要》(初稿)进行五次大规模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草案。

二、《规划》起草的基本考虑

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我委要求编制组充分考虑宛城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力求使《规划纲要》既上接“天线”、落实好上级精神,又要下接“地气”、体现好宛城特色。《规划纲要》全面总结“十三五”成果,分析机遇与问题,关于未来五年的谋划,充分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注重吃透上级精神与立足宛城区实际相结合。结合中央、省和南阳市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围绕未来五年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势定位。二是注重发挥优势与提升站位相结合。顺应宛城区近年来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趋势,提出“十四五”时期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四区”发展定位。三是注重任务谋划与国家、省、市发展方向相结合。结合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技术产业发展、“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等,统筹推进宛城区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四是注重经济发展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相结合。强调“十四五”继续加大民生领域保障力度,提出不断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三、《规划基本思路》的构架和内容

在框架结构上,《规划纲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统领全篇,分四大部分对宛城区“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

第一板块为规划背景。共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宛城区“十四五”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两大部分。主要总结了宛城区“十三五”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宏观方面前瞻性的分析研判了“十四五”期间宛城区面临的历史性契机和发展瓶颈问题,为科学谋划宛城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撑。

第二板块为总体要求。共分五个重点部分。一是关于指导思想,提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围绕省和南阳市目标定位奋勇争先,谱写宛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二是关于发展定位,提出“十四五”时期宛城区打造“四区”发展定位。“四区”分别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商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区”。其中: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为同类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创新创业活力区建设要围绕高铁片区和经开区“一主一新一特”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商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建设提出依托范蠡文化园、南阳府衙周边地区等,打造南阳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支点、城区建设开发的新亮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提出要擦亮宛城区厚重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品牌,依托医圣祠文化园,巩固宛城区在全国中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三是发展路径,提出“一二三四”行动计划。即“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握按时序和空间开发这两个维度、突出“一主一新一特”三大产业,开发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四是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基本建成“三地两区一家园”,即产业创新高地、投资兴业洼地、生态宜居福地、开放合作示范区,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五是“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努力实现五个“更大”,即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更大跨越,力争生产总值突破420亿元,人均GDP突破65000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城镇化率达到70%;创新能力实现更大跃升,科技和产业创新走在全市前列;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改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体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第三板块为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根据《规划建议》提出的“十四五”目标要求,第三板块对“十四五”主要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从第三章到第十二章,分别是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文化强区、构筑绿色发展高地、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和建设“平安宛城”。以下分别简要说明:

第三章主要阐述强化创新驱动能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之所以将创新作为“十四五”谋篇开局,是因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服务实体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从强化科技力量、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五个方面,培育发展高质量、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

第四章主要规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数字经济四个方面。先进制造业方面提出要优先发展“一主一新一特”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扩容,推动工业梯次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提出要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打造高品质服务业载体,合力推进宛城区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文化旅游业提出要从发展全域旅游、开发文旅产品、文旅线路和文旅品牌等几个方面,培育壮大现代旅游。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提出要紧紧围绕引进数字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和培育数字经济生活圈,推进数字经济成为拉动宛城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畅通内外循环通道、推进改革开放两个方面,为我区“十四五”构建发展新格局,拓展新空间谋篇布局。《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内外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新需求;提出通过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治理能力。《规划纲要》还提出“十四五”期间宛城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关键在于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区域合作招商、深化京宛对口协作和主动融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通过提升宛城区区域发展位势,打造开放发展高地,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开放发展。

第七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围绕加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展开。《规划纲要》提出第一要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夯实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压舱石”;坚持科技引领、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分别从城市赋能、文化强区、绿色发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十四五”期间如何厚植我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型城镇化方面重点提出要全面推行“五规合一”,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推进城镇有机更新,建设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畅通城市和韧性城市,推进高铁片区新城门户发展步伐,浓墨重彩规划宛城区“十四五”城乡发展新蓝图、新形象。文化强区方面提出要加强新四史学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社会道德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宛城区文化软实力。绿色发展方面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构建“一区两带多点”发展格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引导绿色增长、让生态美丽成为宛城区的靓丽名片。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主要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共建共治共享两方面规划“十四五”民生建设体系、现代社会治理体系。这两章规划内容也是我区“十四五”期间着重补短板、强弱项的领域。完善公共服务方面,《规划纲要》主要从推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设健康宛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思路、路径和重大任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加强共建共治共享这部分中,主要提出通过做实做强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筑牢安全发展底板等方面工作,依靠人民群众及各行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板块为实施保障。为保障规划有效实施,要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更好履行政府职责,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主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实施管理、强化项目支撑、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方面加强工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就《规划纲要》重点举措和关键环节,特别是项目的落地实施,进行再研究再强化。我们还将进一步吸收各方面建议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十四五”《规划纲要》切实成为指导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关链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