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4年宛城区“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4年宛城区“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各公益组织:
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2024年宛城区“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6月25日
宛城区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
活 动 方 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慈善联合总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意见,为乡村振兴贡献慈善力量。我区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开展乡村振兴99公益日专场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精心设置慈善项目,积极宣传动员,全力组织实施,广泛汇聚慈善力量,为我区乡村振兴作出了慈善贡献。2024年,省慈善联合总会积极争取200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为扎实有效开展好这项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在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下,以“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为载体,以“互联网+慈善”为驱动,积极发挥慈善组织联合性、行业性的引领作用,联合全区各级各类慈善力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重点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扶弱济困、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急难救助等方面,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多方资源,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社会氛围,依法依规筹集善款,管好用好慈善资金,为助力我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让大美宛城更加出彩。
二、活动的主题、时间、规则
活动主题:“乡村振兴豫善同行”
活动时间:6月26日--7月2日
活动规则:我省获得项目激励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用于活动筹划及项目激励。(不再有以往的线上配捐,改为项目激励),项目激励金按照筹款总额在全省总额的比例分配。
参与对象:所有参与“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的单位及慈善组织。
三、目标及重点项目设置
今年我区参与“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的目标是区、乡、村、个人联动,开展筹募活动,传播慈善文化,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力争持续保持南阳市前列,为助力我区乡村振兴贡献慈善力量。活动重点为建设美丽乡村、慈善养老、困难群众救急难、助学、助医等方面。一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通过道路修缮、基础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绿化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改善全区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美丽宛城。二是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助困项目。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联合建立区级“困难群众救急难”专项基金,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困境儿童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紧急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三是慈善助学助教项目。重点关注困难大学新生、中小学困境学生、困境教师、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提供慈善资金支持。四是慈善助老项目。支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五是慈善助医项目。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开展大病救助活动,努力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医难问题。六是突发重大灾害疫情应急救助项目。建立应急救助基金,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事件,开展慈善应急救助。
四、主要活动安排
(一)广泛宣传动员。由区政府民政部门牵头,各乡镇街道以及农业农村、交通、城建、市场监管、宣传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能,梳理当地的宣传资源,通过主流媒体、线下活动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动员。
(二)深入培训指导。区慈善总会依照省市慈善总会发布的活动规则,对全区所有参与“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的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各参与单位掌握活动规则。同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并提供在线指导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今年我区参与“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区政府大力支持开展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网络募捐活动。各参与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重要指示精神。区慈善总会要把“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聚焦幸福家园工程、慈善养老、困难群众救急难、助学助教助医等方面,打造多元化公益参与场景,将活动的影响力延伸到社会大众。
(二)精心组织动员。首先要抓好体制内动员,就是把区直各单位、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动员工作做到位;其次要搞好社会动员,创新社会动员的方式方法。社会的动员要靠传播,要打动人,通过广泛社会动员,让参与者由被动变主动,变成自觉自发的行动。
(三)依法规范运作。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指示精神,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二要牢牢把守慈善的自愿性原则,严格落实省慈善联合总会提出的相关要求。三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规定,及时公开慈善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切实履行信息公开责任,接受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四要切实加强舆情监测,制定舆情应对预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涉嫌违规行为苗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造成慈善工作的负面舆情和隐患。
(四)加强督查督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活动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沟通情况,组成督导组深入相关单位了解情况、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制定实施考核激励机制,对活动行动不力的单位,要及时发出工作通报督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