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12-30

             宛区农〔2024〕44号             

办理结果:B

对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

薛诗章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助力乡村振兴”的议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很有见地,对于我区进一步完善土地适度规模体制机制,扎实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进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基本情况

宛城区是全国产粮大县、全省、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国土面积6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7万亩,农业人口42.26万人。2024年第一期计划流转13万亩,至目前全区累计流转土地11.6万亩,占流转任务比率为89%。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要求稳步开展,各乡镇分三批共上报试点村45个,至目前试点村已达标28个,达标率62.2%。为了推动耕地成方连片,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个“万亩方”,至目前全区8个乡镇均已完成了“万亩方”的规划,规划的8个“万亩方”涉及40个行政村,累计流转土地8.6万亩,占任务比率为107%。在土地流转的区域,依次推进试点村与三家公司(河南豫资、中豫建投和中联重科)土地交付、合同签订、定金支付等工作。目前三家公司累计丈量土地8万亩,占计划流转任务13万亩的61.5%。接下来,我区将继续扎实稳妥推进企业丈量土地、支付定金、设计规划、接收土地等各项工作,保证“小田并大田”这项富民强村的“新引擎”落地、落实、有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推进。宛城区委、区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了宛城农业发展现状与掣肘因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市人大带队到盐城外出学习考察、对南阳市整体耕地情况进行调研,来推进“小田并大田”工作开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宛城区作为先行先试区,在充分征求宛城区委区政府的意见后,出台了《南阳市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效示范区实施方案》,并授权宛城区制定出台《南阳市宛城区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革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高效落实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和《南阳市宛城区“小田并大田”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二是高效落实。2024年1月14日,宛城区召开“小田并大田”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动员会,区、乡、村、组四级领导干部1300余人参加,规模空前、效果良好。1月19日,全市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场会在宛城区召开,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自全市动员会召开以来以来,我区共召开“小田并大田”专项工作会议20余次,开展常态化调研观摩活动,八个农口单位作为督导组分包八个乡镇,督导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并组织4次区委书记、区长参加的现场观摩,扎实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工作。

三是注重效益。为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一直以来,我区都在积极探索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通过招商引进企业,实施“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机制。“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由区政府平台公司与上市公司、省属国企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运营收益用于偿还项目贷款。项目建成后,项目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达成合作关系,为提供的农业生产服务收取费用,保证公司稳定运营。“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机制破解了重建设、轻管理的瓶颈,最大程度保障农民、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种地大户的根本利益,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了效益的持续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规范流转行为。按照目前签订合同流转土地情况,土地还不能达到成方、连片,“面条田”的情况仍然存在。接下来,各乡镇要科学统筹,提前规划布局,结合各村实际,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拆除田坎间“沟壑”,复垦水渠、小路,合理拓宽硬化道路、加宽疏通水渠,整合土地资源,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聚焦“谁来种地”的问题,“小田并大田”工作目前需要积极对接有实力的企业,在流转区实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机制,协调支持资金,及时与村组、群众兑付资金,解决各类矛盾。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着力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本地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小田并大田”改革工作是一项长远性、系统性的民生工程,但目前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多以劝解、讲人情等软性的方式方法为主,效果不明显,工作任务繁重且体量较大,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无法调动起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能对整体工作进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拨付专项资金奖励,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评优评先和干部任用上给予倾斜;尤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按照事业人员享受政治经济待遇。

感谢您对此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区的农业农村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5月1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区农业农村局 63482669

联系人:李栋梁

抄送:区人大选工委(3份),区效能服务中心(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