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南阳市宛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
一、 文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响应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要求,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
目的:解决大气环境问题,通过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短期目标:到2025年,宛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6.5%以上,重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0.8%以内。
长期目标:完成市定“十四五”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任务,力争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
三、优化产业结构
严控“两高”项目:禁止新增钢铁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
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耗、环保等要求,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
产业集群升级:推动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发展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
四、 优化能源结构
发展清洁能源:以光伏发电、风电为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控制煤炭消费: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压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
燃煤锅炉关停整合:淘汰小燃煤锅炉,加快热力管网建设。
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新(改、扩)建炉窑采用清洁低碳能源。
散煤治理:查处违规销售、储存、运输、使用散煤的行为。
五、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调整货物运输结构: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提高清洁运输比例。
提升机动车绿色低碳水平:党政机关新购公务用车新能源化,公交车和城市建成区载货汽车新能源化。
非道路移动源治理: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
成品油质量保障:打击非标油品销售行为,提升柴油抽测频次。
六、强化面源污染治理
扬尘污染治理:加强施工围挡、车辆冲洗等管理,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监管和巡查。
烟花爆竹污染管控: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加大巡查防控力度。
七、加强多污染物减排
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原辅材料替代。
VOCs全流程治理:加强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有机废气的密闭收集处理。
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进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实施生物质锅炉提标改造。
低效失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淘汰不成熟、不适用、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工艺。
八、完善制度机制
应对重污染天气: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机制,提升应急管控实效。
环境绩效等级提升行动: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培育绿色标杆企业。
九、 加强能力建设
提升污染源监控能力: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推进用电用能监控能力提升。
严格大气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查处违法行为。
十、 压实工作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
强化政策激励:推进环保信用评价、绿色金融信贷等制度。
严格督导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