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好媳妇”梁秀梅:孝亲敬老情意浓 托育爱幼暖乡邻
在宛城区茶庵街道樊庄村,提起梁秀梅的名字,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妇女,不仅用孝心温暖着婆家的每一个角落,更用敢闯敢干的劲头,从“托有难题”到“幼有优育”为乡邻的孩子们带来温柔的光,让“好媳妇”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注解。
村里公认的“好老师”。梁秀梅嫁入樊庄村时,婆家正为村里孩子“入园难”的问题犯愁。当时村里没有像样的幼儿所,孩子们要么得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要么只能在家由老人看管,安全和教育都没保障。婆婆看着邻里们的难处,常念叨着想办个托育所,却苦于资金不足、人手不够,一直没能付诸行动。梁秀梅得知婆婆的想法后,当即拍板支持。她把自己的嫁妆钱拿了出来,又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入股,凑齐了启动资金。没有场地,她和丈夫一起动手,把婆家的旧瓦房翻新改造;没有教具,她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用废旧布料做玩具、用硬纸板画挂图;师资不够,她主动报名参加乡里的幼教培训,白天在工地上监工,晚上挑灯学习幼教知识,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梁秀梅四处考察学习,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设了美术、音乐等特色课程,还专门开辟了户外活动场地,种植了蔬菜和果树。她说:“我带领老师们出去学习,把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带给农村的留守儿童们,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好的学习能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梁秀梅创立“启爱托育”的初心,也是梁秀梅坚持多年的行事准则。一次,有孩子突然发烧,她带着孩子跑了六公里路赶到乡卫生院,守在病床前直到家长赶来,她才拖着疲累的身体在医院的躺椅上沉沉睡去……
梁秀梅用细节铸就了好口碑,她的故事越传越多,越传越远。家长们被她的责任心所打动,“启爱托育”渐渐成了大家口口相传、交口称赞的“放心托育所”“标杆托育所”。托育所的孩子们也从刚开张时的7名增加到3个班60余名。
“孩子在老师那儿学会了尊敬长辈、唱歌跳舞、干家务,开开心心的,我们外出做事心里也更踏实了。”村民张守鸽开心地说道。
长辈心中的“好媳妇”。在教学之余,梁秀梅每天清晨总是先给公婆做好早饭,再匆匆赶往幼儿园;傍晚下班后,无论多累,她都会陪公婆聊聊天、做做家务。婆婆梁春华常常夸赞梁秀梅比亲闺女还贴心。“我的媳妇照顾着我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到穿着,每个季节都要给我买新衣服,从里到外都是她给我买的。她每办一件事,都要喊一声妈妈,我很满足,我非常幸福。她不但自己孝顺,她也教育她的孩子孝顺,她的孩子每次回来都要给我带我喜欢的东西。”
作为晚辈,梁秀梅对长辈尊敬孝顺;作为老师,她用心用情对孩子们倾其所有,用爱与智慧编织了一张教育网络,为村里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她的“启爱托育”不仅是樊庄村的闪亮名片,更是周边三个村幼儿成长的温馨港湾,她的故事正以最质朴的方式丰润乡村文明的道德滋养。
融媒体记者:崔菲菲、付任贤、乔盈盈通讯员:黑梦阳
编辑:姚宇泽一审:宋雪纯
二审:崔菲菲
终审:詹 馨
投稿邮箱:wanchengrongmei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