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司法局溧河司法所:“督”与“导”并重“微宣讲”架起沟通桥
为进一步规范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9月22日,溧河司法所深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了一场以“规范执法程序,筑牢业务根基”为主题的“微宣讲、走基层”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服务”,将法治课堂搬到执法一线,为奋战在基层治理最前端的执法队员们送去了一堂“及时雨”。
本次培训紧扣基层执法实际,内容详实,“干货”满满。溧河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行政执法监督是什么、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这一主线,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司法所新职能的定位与意义,强调司法所与执法大队是“目标一致、责任共担”的战友与同行者,旨在通过监督共同防范法律风险,提升执法公信力。
宣讲重点聚焦执法文书的规范制作这一基层执法的薄弱环节与核心技能开展。宣讲人结合精心准备的PPT课件,系统讲解了从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到责令改正、处罚决定的全流程文书制作要求,通过正反案例对比,指出了常见错误与规范做法,让队员们对执法文书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使培训更加“接地气、冒热气”,活动特意设置了典型案例实操环节。宣讲人以巡逻中发现“随意堆放建筑垃圾”这一常见案例为切入点,现场“解剖麻雀”,引导队员们一步步推演立案、调查、告知、决定、送达的完整程序,并重点结合《河南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就如何精准定性、定量处罚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队员们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踊跃提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这次培训太及时了!以前对司法所的监督职能不太了解,心里有点打鼓。现在明白了,这是来给我们‘撑腰’和‘把关’的。”一名参与培训的执法队员在交流后感慨道,“特别是文书制作和案例讲解部分,非常实用,让我们知道了以后该怎么把案子做得更规范、更扎实!”
此次“微宣讲、走基层”活动,是溧河司法所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指导、主动服务基层的一次有益实践,不仅有效消除了执法队员的“本领恐慌”和“畏难情绪”,更打通了政策理论与执法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为打造一支执法公正、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下一步,溧河司法所将继续立足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定位,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基层”活动,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助力法治宛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