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烘干设备高效运转 筑牢秋粮安全防线
眼下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时刻,宛城区茶庵街道依托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抢农时、提效率,运用先进的智能烘干设备抢收抢烘,确保秋粮作物应收尽收、安全储存。
10月10日,在茶庵街道周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来来往往的送粮车在这里匆忙穿行,一车车装满粮食的车辆经过称重验收之后直接送进合作社暂存点,进行下一步的秋粮处理作业。
“由于今年天气原因,玉米抢收之后都拉到这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有烘干设备,湿棒湿籽,他都可以收购,十分方便。”周庙村的农户张怀铎今年种了13亩玉米,抢收完便马不停蹄地拉到合作社。
收购后的湿玉米需经过脱粒、除杂等一系列工序处理,随后被送入烘干塔,经过烘干后,通过自动化传输带直接运送到粮库,实现从玉米收获到储存的“无缝衔接”。
“我们这边收农户粮食,24小时不停,随到随收,随到随卸,两台烘干塔每天烘干粮食四百吨左右,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周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马瑞波告诉记者。
相较于传统晾晒方式,现代化烘干设备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晾晒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还受天气条件严格限制。而现代化烘干设备凭借先进技术,能实现 “烘干无死角”,让粮食受热更均匀,有效避免局部烘干不彻底的问题,大幅提升烘干效率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茶庵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路海成说,“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茶庵街道紧抓近期雨停天气窗口,全力推进秋粮抢收抢烘干工作。一是通过区农机平台和合作经纪人,引进收割机械100余台,结合人工投入,辖区抢收已近尾声。二是对抢收作物,充分利用辖区烘干设施,街道主要领导分包烘干企业,宣传好、组织好、督导好、服务好,随时对租地大户和群众抢收的作物烘干,实现‘人停机不停’,确保玉米从田间收割到烘干入库不过夜。三是组织秋收帮扶,做好秋粮及时烘干入库、贮存和销售,以‘秋粮一粒不归仓,抢收一天不放松’的决心,全力推进秋收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据统计,茶庵街道共种植秋粮作物5.1万亩,其中玉米3.5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90%的玉米收割任务,烘干玉米3.2万吨。
融媒体记者:付任贤、乔盈盈
编辑:姚宇泽一审:宋雪纯
二审:崔菲菲
终审:詹 馨
投稿邮箱:wanchengrongmei9@163.com